首页 > 文章中心 > 通信传播

通信传播范文精选

通信传播

通信传播范文第1篇

文献[12]使用元胞自动机建立的病毒传播随机模型如下:CA=(C,Q,V,f)(1)此模型建立在病毒传播机制具有随机特性的基础上,即感染节点以相同的概率感染它的所有邻居节点,其中C表示元胞空间,Q表示有限状态集,V表示节点的邻域,f代表状态转换规则函数。该模型中节点状态只有两种:健康状态(susceptible)和感染状态(infected)之一。节点状态变换关系:suscep-tible→infected→susceptible。网络G=(N;E),N表示网络中节点的个数,E表示网络中节点与节点的边,令A表示网络的邻接矩阵,它反映网络的拓扑信息。根据元胞自动机4要素,建立模型:元胞空间C:建立包含N个元胞的一维元胞空间,一维元胞空间中的一个元胞即代表网络中的一个节点;邻域V:该模型中以网络的邻接矩阵A定义各元胞邻居关系,所以节点i的邻域Vi就被定义为A中的第i行的向量,即Vi={aij|aij∈A,j=1,2,…,N};若aij=1,表示节点i和j之间存在连接。

2本文所提SIS-CA模型

2.1传播策略

在上述的SIS-CA模型中,感染节点在单位时步以相同的概率感染它的所有邻居,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例如在Internet网络中,两个主机之间虽然有通信连接但是没有数据包的传输,那么也就不会有病毒的传播;在人际网络中,互为朋友(邻居)的两个人,在一方患病期间并没有和他的这个朋友(邻居)有任何联系,那么他的这个朋友也不会被感染。考虑到网络中通信流量的不均衡特性以及数据包传输路径的选取与具体的路由转发协议有关的特点,我们对上述SIS-CA模型进行改进。为了便于问题的分析,假设网络中每个节点生成数据包的平均速率为α,则在每一个时步,网络中生成新数据包的总量即网络通信流量[13]为Nα。在每个时步,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生成的数据包都随机选择目的节点进行发送,数据包传输路径的选取则采用最短路径优先(ShortestPathFirst,SPF)算法[14]实现,基于此定义网络中节点算法介数[15](algorithmicbetween-ness)balg为穿过一个节点的所有最短数据包传输路径的总和。那么,网络中任一健康节点i在单位时步被感染的概率取决于单位时步穿过这个节点的带病毒的数据包的个数Ni。显然Ni的值与网络通信流量Nα和节点算法介数balg有关:网络通信通量越大,带病毒的数据包数目发送量越多,Ni的值就会越大;节点算法介数balg越大,穿过这个节点的数据包越多,Ni的值就会越大。在这里,一个健康节点收到或者转发的带病毒的数据包的个数Ni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感染邻居节点产生的数据包数,这样的数据包一定带有病毒;(2)感染邻居节点转发的带有病毒的数据包,这样的数据包一定带有病毒;(3)感染邻居节点转发的不带病毒的数据包,这样的数据包以一定的概率β变为带病毒的数据包,可见感染邻居节点发送的数据包也是有可能不携带病毒的;(4)健康邻居节点转发的带有病毒的数据包,这样的数据包一定带有病毒,可见健康节点发送的数据包也可能是带有病毒的。以上第(3)、(4)两个方面显然与以往的没有考虑网络通信流量的SIS-CA病毒传播模型不同。当然,健康邻居产生的数据包和健康邻居转发的健康数据包都是不携带病毒的。我们假设一个健康节点接受或者转发一个带病毒的数据包,这个健康节点被感染的概率和一个健康数据包经过一个感染节点,这个数据包被感染的概率都为β。那么一个健康节点i在单位时步被感染的概率为1-(1-β)N。可见,任何节点仅能被它的邻居发送的带病毒的数据包感染,健康节点在单位时步被感染的概率不仅与其邻居在上一时刻自身的状态有关(健康邻居产生并发送健康数据包,感染邻居产生并发送带病毒的数据包),还与邻居转发的数据包的状态有关(健康邻居也可能转发带病毒的数据包,感染邻居也可能转发不带病毒的数据包)。

2.2算法描述

本文所提模型的关键之处在于求任一时步内,穿过网络中任一节点i的带病毒的数据包的个数。假设单位时步网络中有N个数据包传输,我们使用最短路径优先算法求出所有数据包传输的路径,并把它们存放在数组R(N,N)中,数组R(N,N)的每一行表示每个数据包从源节点经过一系列中间节点到达目的节点的所有结点的节点编号,目的节点后的元素值取0。我们使用数组C(1,N)表示网络中N个节点在单位时步接收的带病毒的数据包数目,C(1,i)表示节点i单位时步内接收到的带病毒数据包数。

3仿真结果与讨论

本节分别以NC网络、WS网络和BA网络为例,通过数值仿真研究本文提出新的SIS-CA模型在最近邻耦合网络、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上的传播特性。仿真过程中选取参数如下:网络的节点数为N=200,病毒在网络中传播的初始时刻为0,随机选择一个节点作为感染节点;在NC网络中每个节点的邻居节点个数为6;在WS网络中随机化重连概率p的取值为0.2,网络的平均度<k>=6;在BA网络中m和m0的取值分别为m0=8,m=3,这里的m0为网络的初始节点数,m为与网络中任意一个节点相连的最少节点数。假设初始时刻网络中感染病毒的节点数为1,I(t)表示t时刻网络中受感染节点数目,即I(0)=1,其它参数取值如下:β=0.3,μ=0.5,α分别取1、2、3、4。仿真过程中转发数据包的路由选择协议采用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即OSPF协议。分别在NC网络、WS网络和BA网络中,针对不同的α值分别执行100次仿真试验,i(t)表示t时刻网络中受感染节点比率,对仿真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平均,得到病毒的传播演化曲线。网络通信流量对病毒传播行为的影响是显著的:随着网络通信流量增大,病毒在不同拓扑结构网络中传播速度都明显加快,病毒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稳定的更高的感染规模。当网络通信流量很少的时候,例如在单位时步里每个节点只产生一个数据包时,即图中α=1时,在WS网络和BA网络中,病毒传播最早期就趋于消亡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仿真结果显示100次仿真结果中WS网络出现了46次消亡、BA网络出现了60次消亡。这告诉我们,在异质网络中,减少网络的通信流量可以有效地降低病毒爆发的可能性。随着网络中通信流量的增加,即在单位时步里网络中产生并发送的数据包数量的增加,病毒爆发的可能性明显增大,但是当网络通信流量达到一定的值后,再增加网络通信流量,对病毒感染规模的影响却不再明显,这一点NC最近邻耦合网络表现得最为明显。可见病毒最终感染规模并不是随网络通信流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的。仿真结果中还有一点必须指出:在最近邻耦合网络中,无论网络通信流量为多少,始终没有观察到病毒消亡的现象,这说明病毒在最近邻耦合网络中最易传播。为了说明本文所提新SIS-CA模型中网络拓扑结构对病毒传播行为的影响,下面我们研究不同网络通信流量下不同网络拓扑的病毒爆发率。仿真中网络通信流量分别取N、2N、3N、4N,对NC网络、WS网络和BA网络进行仿真。在本文所提新的SIS-CA模型中,在给定网络通信流量和路由选择算法下,病毒在节点度异质化程度较高的BA无标度网络中最不易传播,而在节点度分布均匀的同质网络最近邻耦合网络中最易爆发,这恰好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反:病毒更加容易在度分布异质化程度更高的网络中传播。这是因为本文考虑网络中数据包的传输遵循一定的路由选择协议,而不是单位时步里每个节点都向它的所有邻居发送发送相同数目的数据包,由于源节点随机选择目的节点进行发送,在最近邻耦合网络中,随机选择的目的节点离发送节点越远,数据包达到目的节点所要经过的中间节点就会越多,那么带有病毒的数据包经过的中间节点的数目也会越多,那么在单位时步内,节点接受或者转发的带病毒的数据包就会增多,这样就更有利于病毒的传播;而在无标度网络中,由于节点分布的异质化程度较高,节点很有可能与它较远的节点直接相连,这样就会大大减少数据包传输所经历的中间节点数目,从而使病毒不易爆发。

通信传播范文第2篇

自媒体又被称之为公民媒体,意指网络技术,具体而言就是指具有传统媒体功能却不具有传统媒体运行构架的个人网络行为。自媒体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博客、微信、微博、QQ、论坛等。同时,自媒体的传播渠道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就使得用户可以在这一平台中随时随地地新闻消息,并可利用视频、文字、图片等方式记录用户所掌握的第一手新闻资料。另外,由于自媒体具有传播信息速度快捷的特点,因此,其能促进强大的网络舆论的形成,这不仅能吸引各大传统媒体的报道,还能给政府的决策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二、自媒体新闻传播与传统新闻传播存在的异同

(一)自媒体新闻传播与传统新闻传播的相同点

1.自媒体新闻传播与传统新闻

传播都对新闻事件具有深度剖析功能新旧媒体在各类新闻事件的传播中都发挥着舆论监督和引导的重要作用,但当媒体对新闻进行报道时,不能只停留在对该新闻事件的传播上,还需利用合适的手段对新闻事件的内在信息进行深度剖析,做出深度报道。在自媒体新闻传播时,由于其具有信息发表自由等特点,使得一些网络意见领导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受众的影响正不断加大,同时,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出现也给受众的网络传递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于传统新闻传播而言,其既能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探析,还能肩负起新闻传播的引导者和舆论监督者的重任,从而促进各电视台在新闻报道中为受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2.自媒体新闻传播与传统新闻传播

具有新闻娱乐化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善,在新闻传播中实现新闻娱乐化更易受到广大受众的青睐。例如,在新闻传播中对同一件新闻事件进行播报,相较于以往新闻事件中刻板的形象,具有轻松活泼娱乐化形象的新闻播报更容易符合受众的内心需求。同样,在一些名人采访中,不管是自媒体传播还是传播媒体传播,受众更希望看到名人使用轻松调侃的话语进行采访,通过这种方式的使用,能够迎合受众的需求,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

(二)自媒体新闻传播与传统新闻传播的不同点

1.自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的重要特点

1.1自媒体新闻传播具有独家报道性

信息的独家报道性是促进自媒体新闻传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自媒体在信息后吸引广大受众的重要手段。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广大受众也可以通过自媒体新闻传播平台,对自己身边的新闻、事件进行发表,并对周围乃至世界的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还能在自媒体进行信息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关注和监督,有效促进自媒体新闻传播的发展。因此,在自媒体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的时效性要往往超越传统的媒体。

1.2自媒体新闻传播能互动延伸后续的新闻事件

由于自媒体新闻传播工作具有互动性与延伸性的特点,从而使得在新闻信息后,会得到信息关注者和信息者的沟通交流,进而在促进不断丰富新闻传播内容的过程中发挥重要意义。比如:近日,有几位年轻的女大学生由于在公交车上没有给几位老人让座而受到了老人的辱骂,从而引起了广大网友受众的争议,既有对当下学生道德素质的质疑,也有对当下部分老人道德素质的抨击,这就说明在自媒体平台上,广大受众在互联网上的互动对新闻事件后续事情的出现起到了推动作用。

2.传统新闻信息传播的重要特点

2.1传统新闻传播善于利用新闻直播的方式迎合受众需求

在传统新闻传播的过程中,直播新闻是目前影响最为广泛、播报的信息最具时效性的传播方式。在一些重大新闻报道中,要想有效的得到广大受众朋友的关注就需要尽力抢占第一时间,并对现场场景进行真实的展现,从而发挥新闻传播时效性的特点。当前,在广大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要求近乎苛刻的条件下,传统新闻传播中的直播新闻仍得到受众的欢迎,这就说明直播新闻的使用能满足受众接收新闻的需要。

2.2传统新闻传播的方式对民众引导更具有权威性

随着我国新闻媒体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舆论引导也只能是传统新闻传播媒介的职能。将传统新闻传播与自媒体新闻传播进行有效比较,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新闻传播的信息更具有舆论引导的作用,更能阐述新闻信息的事实真相。因为,自媒体的新闻传播在实现信息引导时容易将意见领袖的主观意愿带入新闻评论中,这就使得其在舆论引导权威上往往会出现争议。而传统新闻传播媒体在实现信息引导时会站在媒介公正的角度进行客观性的引导,并且,在传统新闻传播中十分注重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从而就会比自媒体新闻传播更具有权威性。

三、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所带来的重大影响

(一)在自媒体环境下传统新闻传播的理念

发生了变化随着自媒体传播平台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我国传统媒体也开始转变传播理念。在传统媒介的发展中,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都有了网络版,并且,一些传统媒体的法人微博和官方微博也在逐步建立,他们与时俱进,肩负着传统媒体发展的神圣使命,从而被广大受众所需求。

(二)在自媒体环境下传统新闻传播的内容

发生了变化在自媒体新闻传播开放性特点的影响下,传统新闻媒体也正在实行开放。在传统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从新闻选题、采访、写作以及编辑等多个层面,都会与自媒体平台上的新闻消息进行对照参考,从而使新闻传播的信息符合社会主流舆论。同时,对于部分不可再现的新闻场景,传统新闻传播会适当的加入自媒体平台中所具有的原始新闻素材,并在一定的情况下会与自媒体的新闻传播进行携手合作,广泛征集广大受众身边的新闻信息和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闻节目的制作成本。

(三)在自媒体环境下传统新闻传播的呈现方式发生了变化

在传统的新闻节目中,新闻评论是新闻节目的重点板块,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本质判断是新闻框架的重要表现之一。但在今天,在自媒体环境的影响下,一个普通的新闻发表人与传统新闻传播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让许多新闻节目在对一件新闻事件进行阐述后,会加上网友们的态度和意见,从而使传统新闻传播从语态到内容都极富原生态。这种新闻节目制作模式的出现不仅是自媒体发展环境下对传统新闻制作形式的创新和发展,还为广大的受众提供了参与新闻制作的机会,对制作出广大受众都喜闻乐见的新闻具有促进作用。

(四)在自媒体环境下传统新闻传播的受众反馈

通信传播范文第3篇

(一)均是对新闻事件的详细分析

无论是什么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均会起到一定程度上的舆论监督及引导作用。在报纸的一些专栏新闻中,会对一些新闻事件发表一些看法,对舆论导向会起到一定的引导式作用。而在网络新闻传播中,一些社会公知对于某些新闻热点事件的看法也会对网民的新闻意识及行为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由此方面看,两种新闻传播均会对新闻事件进行较为详细分析解答。

(二)新闻娱乐化较为常见

在网络及报纸新闻传播中,均存在着新闻传播娱乐化的特点,也正是因为此特点,对于新闻传播的改革工作开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例如,曾在对两会进行报道时,无论是网络平台还是报纸媒介均在对基本的会议议程内容报道的同时,对于一些热点话题人物的提案也进行了采访。对于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会议提案,广大网民也进行了评论,且评论大多带有调侃色彩。新闻传播的娱乐化色彩使得在新闻传播中多样化热点得以突显。

二、网络及传统新闻传播的不同之处

(一)网络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内容性更强

在互联网刚开始兴起时,网络媒体传播的时效性便极为突显。在1999年的5月8日凌晨,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坠落了3枚来自北约的导弹,最终造成3人死亡、20人受伤。在42分钟后,网络媒体便将这些消息传播至互联网之上,我国人民也迅速得知此事。而当时大部分报纸对于此新闻消息的传播在次日,比网络传播晚了24小时。另外,与报纸媒体相比,网络传播新闻的内容也更为丰富化。例如,在对克林顿绯闻消息进行传播时,报纸无法将长达78页的反驳报告完全刊登出来,445页的调查报告自然也无法出现在报纸上。但是在互联网上便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容纳此事件的内容。网络与传统新闻传播之间存在此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在报纸新闻传播时会受到其版面大小的限制。而在网络传播中,新闻者中有较大部分为网民个人,无需经过道道关卡,只需点击鼠标便可完成新闻的。

(二)传统新闻更加注重专业性

与报纸新闻传播相比,网络新闻的专业性较低。由于在网络新闻者中,有较大一部分比例为网民,其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具有丰富的内涵修养,而有些是尚未成熟的学生。有些正直的网民乐于传播社会中的一些正能量新闻及揭发丑陋事件。而一些素质较低的网民,可能会为了提升自身微博的阅读量而去编写一些假新闻,欺骗民众。还有一些网民,在网络上肆意谩骂,污染了网络环境。与网络媒体相比,报纸在进行新闻传播时,虽然其时效性相对较弱。但是大部分的报纸编辑、记者作为新闻工作人员,其专业素养是不容置疑的。所以,民众在获取到网络上的一些新闻信息后,只有在报纸等传统媒体上得到认证后才会相信。就此点而言,报纸等传统新闻的专业性、权威性还是较强的。也正是因为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专业性使得一些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新闻问题得到解决。例如,在2003年发生的“孙志刚”案件,最开始是在网络上传播,随着其转发量的迅速增加,人民网进行了相关报道的转发,从而使得国家相关部门开始关注此事,并将其妥善解决。

(三)网络及传统新闻传播特点存在不同

网络新闻在传播时的互动延伸性较强。在2011年底,方舟子对韩寒的作品原创性提出了质疑,在网络上掀起了热议的浪潮。广大网民在网络平台上运用微博、论坛等渠道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想法。且由此进一步延伸开始对韩寒其他作品进行挑错及韩寒反击行为的探讨。虽然事件的最终发展、结果尚且等待证实,但不可否认的是,广大网民在此事件上的互动及延伸化讨论对推动事件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形式以满足受众需求为目的。现今对于重大新闻的传播报道,只有充分展示出真实的场景,满足民众的信息获取需求,才能够真正得到其关注及青睐。在现今这个网络、传统新闻传播并存的时代,报纸新闻传播还是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的。在2011年的3月,日本突发9.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对当地民众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均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损伤。日本当地的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均参与至新闻传播工作中。无论是海啸已蔓延至日本东部还是震后当地民众的自救,均是当时报纸、电视等媒介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

三、结语

通信传播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新闻;发展

一、新媒体冲击下的电视新闻

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以电脑为代表的媒体工具被称为新媒体,它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传统媒体指的是报纸、杂志和电视。传统媒体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从最初的报纸,到后来的广播,再到电视。新闻传媒经过了文字、声音再到声图并茂的时代。尽管电视被列为传统媒体,但它的出现也给传统的报纸和广播等媒体带来了冲击。报纸作为传媒工具,有很多限制,如上世纪,很多人没有文化,因而报纸对这部分人而言毫无价值。有文化的人还得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才能订阅报纸。但在我国大部分农村,报纸新闻到读者手里已经成为旧闻了。广播的出现使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的受众也可以接受新信息,并且获取广播信息不用另外花时间,干活的同时就能接收信息。20世纪80年代,电视在我国得到了迅速普及。能接受电视信息的受众范围更加广泛,它的特点是声图并茂,新闻可以更加直观。除了获取新闻,电视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无论大人小孩,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电视俨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伙伴。到了21世纪,网络的出现对电视媒体形成了极大的冲击。网络有电视的长处,但却避免了它的短处。主要表现在,电视传播是单向传播,受众只能被动接受,还要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但网络传播却是双向传播,受众可以发表对事件的看法。由于网络信息量大,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以电脑为主的网络载体可以不受时间限制,随时可以观看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和娱乐节目。随着新媒体工具的发展,智能手机代替了电脑,受众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接收新闻信息、收看娱乐节目。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每一个公民都有新闻的权利和机会,这些新闻有图、有视频并且传播迅速。这样一来,电视新闻失去了自身的优势,不仅采编的人力有限而且新闻的时效性也不如手机等自媒体。目前,电视观众已经大量减少,尤其是青少年观众,中年人也有一半被吸引到了电脑前,剩下的是“一高两低”人群,也就是高龄观众、低文化观众、低收入观众。

二、电视新闻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方向

在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发展要依靠自己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整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发挥自身优势

尽管目前新媒体有很多优势,但在公信力方面却远远不如电视。因为新媒体上的新闻都是网民自己发现并传播的,这些人中普遍缺少新闻工作者具备的专业素质,只会追求“奇”,却不能做到“精”。还有一些人缺少基本的职业精神,为了哗众取宠,将一些道听途说的传闻当作新闻,像某些明星的恋爱新闻或者一些大明星“被死亡”的新闻,不仅影响了明星的正常生活,也扰乱了社会秩序。相比较而言,电视新闻就具有权威性,鲜有假新闻之说。2016年春节,网络上就连续出现了好几条假新闻,像“上海女逃离江西男家”、“城里媳妇做菜不能上台吃饭怒掀饭桌”,这些新闻有一定的可信度,和我国的国情、民情也相吻合,致多数人信以为真,结果还是专业记者调查后才发现是假新闻。但电视上的新闻都是专业记者进行采编,然后再经过编辑的,不可能出现上述情况。因此,电视新闻的优势之一就是自身的公信力。除了强大的媒体公信力,电视新闻的另一个特点是制作精良,能够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而新媒体新闻都是碎片式,有了开头常常没有后续的追踪报道。但电视新闻却能够组织专家、学者对一些有影响的社会新闻进行分析,做后续报道,使人们能够通过一件新闻看到相关的原因和后果,这也是电视新闻的一项优势。

(二)改变新闻角度

人们获取新闻主要为满足两个需求,即情感需求和生活需求。情感需求是追求新奇,生活需求则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目前,新媒体新闻担负的就是人们情感需求的部分,以新奇为主,对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却不能兼顾。我国一些地方电视台在新媒体竞争之下,就改变了策略。新闻以关心民生为主,这样更能吸引观众。像安徽电视台有个“邦女郎”的节目,女记者多数情况下专门帮助观众解决问题,这种新闻互动的方式比新媒体发表评论更加有益。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也是因为关注民生成了一档著名的新闻栏目。这一类关注民生的电视新闻,也是舆论监督的工具。

(三)加强与“微新闻”的整合

和恢宏的电视台新闻相比,民间自媒体新闻被称为“微新闻”,主要是民间新闻,大多是个人行为。有的纯粹是无意中发现,因为感到稀奇,就发到网上与人共享。而的平台都是“微博”、“微信”,尽管自媒体新闻鱼龙混杂,但其中也不乏有价值的线索。目前,很多电视台开始和“微新闻”联手,对信息进行整合。鼓励民间人士将自己发现的新闻线索投到电视台,电视台经过编审后再播出。这样一方面增加了新闻渠道,另一方面也将“微新闻”的观众吸引到了电视机前,提高了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三、结语

电视新闻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仅要发挥自身优势和“微新闻”联手,更要对自身进行改革。目前的电视新闻吸引不了观众的主要原因就是政治性太强,说教成分太多。从中央到省台、县台,常常将政府活动当作主要新闻来播放,严格来说这都不是新闻,引不起观众的兴趣。因此减少说教,贴近人们生活的新闻才是观众真正希望看到的新闻。只有做到这一点,电视新闻才能将观众拉回来。

参考文献:

[1]唐俊.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应对策略[J].新闻记者,2008(05):76-79.

[2]钱艳丽.电视媒体的新媒体发展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通信传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媒体融合;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提升策略

近十年来,互联网技术全面嵌入社会各行各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新兴媒体对传统主流媒体产生了巨大冲击,在新的媒体生态下,传统主流媒体直面挑战,挖掘自身优势资源,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突出重围,提升新闻传播力是重要抓手。

1媒体融合和新闻传播力的本质

1.1媒体融合业界对媒体融合有多种解释,但指向都是新闻信息传播渠道的迭代变化,由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单一传播渠道演变为“互联网+”的媒介叠加传播渠道模式。媒体融合下的新闻传播本质是通过特定媒介介质将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媒体融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近十年来的媒体融合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数字化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表现为新闻信息采编发的全面数字化;第二个阶段为台(社)网联动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表现为将新闻信息到互联网平台,此阶段是简单的信息平台移植,没有形成有效的台(社)网互动与融合;第三个阶段为全媒体融合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表现为以文字、图片和音视频信息全景呈现的全媒体融合传播;第四个阶段为内容的渠道分流融合传播,是当前的媒体深度融合阶段[1]。

1.2新闻传播力新闻传播力指的是新闻媒体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及互联网媒介将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有效传递给广大受众的能力。新闻传播力是新闻“四力”(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之一,是新闻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前提条件,没有有效的新闻传播力,其他“三力”就无从谈起。因此,新闻传播力是新闻媒体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相对单一,传播渠道一家独大,其新闻传播力是很高的,但是在互联网媒体兴起尤其到了媒体融合阶段之后,受众分化严重,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力受到了巨大冲击。提升新闻传播力是摆在主流媒体面前的重大课题,是主流媒体在媒体激烈竞争中破局谋篇的关键,关乎主流媒体发展的未来[2]。

2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优势

2.1传统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面临的挑战新闻传播力主要由受众多寡、传播时效、传播渠道、新闻报道质量和采编队伍素质等要素决定,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主流媒体传播力诸要素都面临严峻挑战。其一,受众分化严重。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微博、微信、抖音等各类新媒体和商业自媒体以其互联网传播优势竞相分割信息传播蛋糕,争夺媒体受众,传统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受众被互联网传播平台严重分化。这些新媒体、商业自媒体、社交媒体广泛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使得“人人都是传播者”,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曾经的信息传播渠道优势被互联网传播解构。在互联网传播迅速分化、占有受众的形势下,传统主流媒体的有效传播受到了冲击,与互联网新媒体之间的受众争夺不可避免。互联网新媒体因有着互动性强、传播迅速便捷、社交功能强的优势,符合当下社会大众碎片化、瞬时化、个性化阅读习惯,传统主流媒体在新闻信息受众分化中处于劣势。其二,传播互动性差、时效滞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主要以单方信息传播为主,互动性差,与互联网新媒体文字、图片、音视频全景信息呈现传播比起来,新闻信息传播存在内容单调、形式单一的弱点,无法满足当下互联网受众信息获取的个性化和良好的受众体验需求。受传播方式所限,传统主流媒体很难得到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反馈,难以掌握受众对新闻呈现效果的感知状况;受众难以自由表达对新闻信息的感受、观点和需求。但是在互联网传播平台,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平台与受众互动迅速、便捷,增强了受众黏性。同时,传统主流媒体由于受到版面、节目、栏目固定时段的限制,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大打折扣,在新闻报道传播速度以“秒”记的当下,传播速度捉襟见肘,往往落后于互联网的传播速度,新闻成为“旧闻”的尴尬屡见不鲜[3]。其三,采编团队老化。毋庸置疑,具有悠久历史的报社、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机构在新闻采编播发等专业工作流程上是严苛的,专业性的优势十分突出,并且在长期的新闻报道实践中形成了一批讲政治、守纪律、训练有素的新闻工作团队。但是,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主流媒体的采编队伍普遍存在年龄偏大、知识结构固化、观念跟不上的问题,而互联网新媒体的新闻内容生产、新渠道传播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以年轻化为主。

2.2传统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存在的优势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也有着与生俱来的发展优势,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挑战也就能转化为夯实和提升传统主流媒体传播力的基础。首先,资源优势。在以互联网传播为主要特征的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主流媒体比起其他互联网新媒体、社交媒体而言,资源优势为十分明显。一是体制优势。主流媒体新闻报道在长达几十年的新闻宣传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新闻传播系统工作程序,在应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和公共舆论事件时,能及时、准确发声。二是人才优势。经过多年的新闻宣传实践沉淀,传统主流媒体新闻机构也已形成一支训练有素、守纪律、讲政治、能吃苦的专业新闻采编播发记者团队,拥有完善的行政、后勤保障体系,具有其他自媒体所不具备的准确、公正呈现新闻事实和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三是传统主流媒体是在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喉舌部门,在重大政策、重要产业项目规划等国家经济社会新闻信息上占有绝对优势。其次,品牌权威优势。在“人人都是传播者”的媒体融合时代,广大受众时时处在信息过剩的境况下,甚至处于信息真假难辨的困境之中。传统主流媒体在长期的新闻舆论工作中,作为党委政府的宣传职能部门,在受众心目中树立起了公正、准确、全面的权威形象,与其他互联网新媒体、商业自媒体相比,具有品牌权威优势。在应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和公共事件等重大新闻报道中,传统主流媒体新闻报道发声可以及时消除舆论杂音、安定民心,准确传递主流声音,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4]。再次,专业优势。传统主流媒体在理论修养、文字功底、职业操守方面有严格的要求,比起其他互联网新媒体、商业自媒体具有专业优势;在版面设计、版面美工、音视频专业剪辑方面,已经沉淀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在播音主持方面,主流媒体更是人才济济,拥有大批受众粉丝,完全可以转化为提升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时代的“流量”,增强新闻传播力。

3媒体融背景下传统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提升策略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主流媒体应顺应时展,以新的历史视角做好自身发展定位,认清优势和不足,探索符合实际的顶层设计。新闻传播力是新闻媒体赖以生存的第一生命线,传统主流媒体应以此为抓手,积极推进媒体融合,构建新型主流媒体,以互联网传播优势赋能主流媒体,全面提升新闻传播力。

3.1重构人才队伍策略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人,打造一支符合媒体融合新闻宣传需要的新闻采编队伍,是提升互联网新媒体的新闻采编播(发)能力的关键,也是提升传统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的重要一环。

3.1.1重构新闻采编播(发)队伍互联网新媒体受众以“90后”“00后”互联网原住民为主,传统主流媒体要加强新闻队伍媒体融合新闻业务的培训教育,提高新闻采编播(发)队伍的新媒体传播理念和实操能力。同时要吸纳年轻的新鲜血液,吸收互联网新生代新闻人才进入传统主流媒体一线采编播(发)队伍,丰富新媒体叙事多样化,贴近年轻受众的阅读习惯,增加媒体传播黏度、温度,拓宽互联网传播阵地话语权。

3.1.2用好传统主流媒体新闻人才传统主流媒体一方面要重构新闻采编播(发)队伍,另一方面还要用好现有的新闻人才,做到知人善用,把现有的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提升新闻传播力的优势。一是在媒体融合时代兼顾较大年龄段媒体受众的信息获取需求,特别是在中国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当口,服务好老年人新闻信息供给亦是主流媒体的重要责任。年龄较大的新闻编辑记者的新闻叙事习惯是受到这些对应年龄段受众欢迎的。因此,传统主流媒体要用好不同年龄段的优势特长,为各个年龄段的受众做好新闻产品供给侧服务,在拓宽新闻宣传阵地的同时,守好传统主流媒体宣传阵地。二是发挥现有传统主流媒体新闻采编播(发)队伍传帮带作用,赓续传统主流媒体严以律己、恪守职业道德、讲政治顾大局的优良素养,促进不同年龄段的新闻人才队伍的融合成长,提升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力。

3.2重构传播体系策略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媒介传播渠道升级迭代,传统主流媒体要牢牢树立“互联网+”传播意识,在全媒体视野下制定媒体融合传播策略,重构全媒体传播体系。在制定传播策略过程中,传统主流媒体应该树立媒体融合理念,打造新闻报道多渠道入口,做好差异化采编播(发),采用不同的叙事语言和呈现方式,提升采、编、发效率,进而提升新闻传播力。

3.2.1树立互联网传播思维媒体融合时代,从“两微一端一抖”到“中央厨房”,从传统采编播(发)队伍到全媒体记者队伍,媒体传播已经形成新的全媒体融合传播生态。传统主流媒体要积极拥抱互联网,树立互联网思维,不断提升媒体融合传播理论素养,建立新闻采编播(发)一次采集、多元呈现、多元分发,提升新闻信息传播效率。“互联网+”传播策略应以渠道建设为抓手,根据媒体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形式打造“中央厨房”“融媒体中心”,全面构建符合全媒体传播的采编播(发)体制机制,打通传统主流媒体与互联网新媒体之间的壁垒,用好“两微一端一抖”和其他互联网传播平台,实现媒介融合、人才融合,为提升传统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提供物质基础、人才基础和体制基础。“中央厨房”“融媒体中心”是推进媒体融合的“标配”,在打造“中央厨房”“融媒体中心”过程中,传统主流媒体应避免一哄而上的跟风,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提升对媒体融合理论和实践的认识,要摸清家底,本着科学、节约、实用的原则,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顶层设计。“中央厨房”“融媒体中心”建设项目动辄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而且信息传播技术更新换代愈加迅速,传统主流媒体应充分考虑自身的财政负担能力、技术能力,同时要充分考虑媒体自建网络传播平台与商业互联网传播平台之间的差异,借助现有的社会传播资源“借船出海”,节约国家资源[5]。

3.2.2树立“内容为王”思维内容为王的新闻传播铁律没有改变。传统主流媒体要树立“内容为王”思维,做好新产品供给侧服务,用好大数据分析,贴近受众和用户,以互联网传播平台后台数据为依据,改进编辑制作,提升新闻产品质量。“内容为王”的另一层内涵就是为受众提供符合需求的新闻产品,在适当的时段,以适当的形式呈现新闻内容。现阶段互联网新闻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不再受到时段、版面、栏目的限制,有着较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受众获取新闻信息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个人习惯去阅读收看。主流媒体应该依据大数据分析,采取差异化生产推送,将“内容为王”转化为传播“流量”,以互联网赋能传统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实现新闻传播力的大幅攀升。3.2.3树立“主流媒体”意识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信息传播变得更为便捷,每天人们都要在新闻信息之海里面消耗大量的闲余时间,碎片化、快餐化阅读是当前普通受众的主要信息获取特征。传统主流媒体要树立“主流媒体”意识,时刻牢记自身的职责使命,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新闻传播力。虽然传媒生态发生了改变,但是主流媒体的职责没有变,主流媒体应恪守新闻媒体宣传纪律,在新闻宣传中杜绝为了博流量、博眼球的低俗化宣传,营造清朗的新闻舆论空间。

4结语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主流媒体应厘清媒体融合、新闻传播力内涵,明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为夯实、赋能新闻传播力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传统主流媒体要积极拥抱互联网,树立互联网思维,强化内容建设、渠道建设,采取重构人才队伍、重构传播体系策略,树立强烈的主流媒体引领意识,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提升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

参考文献:

[1]周菁.美国网络视听产业发展的四个阶段、三大法宝和治理的五个经验[J].现代视听,2022(1):82-87.

[2]王舒锡.融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如何引领舆论导向[J].记者摇篮,2020(10):96-97.

[3]黄晓.浅析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新闻传播能力的提升策略[J].新闻传播,2022(9):37-38.

[4]牛寅.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提升策略[J].传媒论坛,2021(15):40-41.

友情链接